本報訊(記者 劉達)隨著夏日的炎熱漸漸退去,暑期的余額也所剩無幾,家長們開始為孩子尋找“收心”之法。昨天,在被譽為“中國書畫之鄉(xiāng)”的胥口鎮(zhèn),記者走訪發(fā)現,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通過學習書法和繪畫來收心,為新學期的到來做好準備。書畫工作室內坐滿了認真學習的孩子,有的工作室一天能排滿六節(jié)課。
作為“中國書畫之鄉(xiāng)”,自古以來,書畫藝術就在胥口扎根綿延。2019、2021年,“太湖春秋”書畫作品展亮相金陵、北京,開創(chuàng)了鄉(xiāng)鎮(zhèn)書畫走進中國文聯先河。近年來,更是吸引了邵文君、陸一飛、顧榮元等一批著名書畫家在胥口辦展。目前全鎮(zhèn)有近60名從事專業(yè)書畫創(chuàng)作的書畫家,其中國家美協和書協會員6名,省美協和書協會員20名,形成了從繪畫、制軸、裝裱到銷售的一條龍產業(yè)格局。每年約有10萬多幅書畫走出胥口,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。
走進胥口的書畫工作室,可以看到孩子們正沉浸在筆墨的世界中。他們或端坐于桌前,或站立于畫板前,每一筆每一劃都顯得格外專注。在這里,孩子們不僅學習到了書法的基本技巧,更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,體會到了書法的內在韻味和精神內涵。“通過學習書法,孩子們的耐心和專注力有了顯著的提高,這對于他們即將到來的新學期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鋪墊。”帶著剛上一年級的孩子過來學習的家長李晶告訴記者,早就聽說胥口書畫很有名,她每天都帶著孩子從木瀆過來練習。
除了書法,繪畫課程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。在繪畫課堂上,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他們心中的世界,無論是山水、花鳥還是人物,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家長們認為,這樣的藝術教育,對于孩子們的全面發(fā)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“暑假快結束了,書畫課程也更加受歡迎,一節(jié)課90分鐘,最多一天排了6節(jié)課。”一家書畫教室的負責人表示,隨著新學期的臨近,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更加關注。在胥口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小鎮(zhèn),書畫教育不僅是培訓,更是文化的傳承,“目前來學習的孩子基本在一年級左右,書法學習楷書、隸書,繪畫是水粉畫、國畫。”
在書畫培訓之外,公益活動也頗受歡迎。“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……”在胥口鎮(zhèn)合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,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正在齊聲誦讀《蘭亭集序》。該活動通過講解書法與國畫的不同魅力、分享與書畫有關的故事、動手寫詩作畫等,回應青少年的多元閱讀需求,弘揚優(yōu)秀傳統文化,引導青少年養(yǎng)成多讀書、讀好書的良好習慣。
這是胥口傳統文化公益閱讀項目的一部分,該項目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、農家書屋、鄉(xiāng)間課堂等陣地,聚焦胥口本地特色文化,精心策劃走讀胥王園、認識明四家、香山幫傳奇、運河讀詩會、胥口書畫文化尋根等8場子活動,以“課堂+手工”“理論+實地”等形式開展閱讀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