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袁雪)寒露已過,天氣漸涼,每天清晨,一碗熱騰騰的小餛飩,一口鮮甜的蘇式小湯包,抑或一碗色如琥珀的湯面,品種豐富的蘇式早茶喚醒了蘇州人元氣滿滿的一天。
在山塘街西堍的新民橋菜場邊,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的80后嚴俊毅,用傳承和創(chuàng)新守護著地道的蘇式早茶,更留住了心中難以舍棄的鄉(xiāng)愁。“每天早上6點多就開始有老蘇州來吃早茶,很多都是街坊鄰居,大家都熱絡地打招呼,到處都是熟悉的人情味,暖洋洋的。”丹鳳樓主理人嚴俊毅說。
上午9點多,不少老人正在店里吃著早茶,悠閑地聊著天,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照進來,很是安逸祥和。師傅們在操作間忙碌地包小湯包、泡泡餛飩,店員們則熱情地張羅著。溫暖的畫面,讓曾經背井離鄉(xiāng)的嚴俊毅很是感觸。
家住新莊的嚴俊毅,自幼在拙政園、虎丘景區(qū)玩耍長大,然而,從小到大沒有走出過蘇州的嚴俊毅,大學畢業(yè)后毅然決定要外出闖蕩,懷揣著夢想只身前往北京、廣州等城市,從事汽車銷售,沒有親戚,沒有同學朋友,嚴俊毅越發(fā)想念家鄉(xiāng)。
“小時候看到母親2點多就要起來壓面,感覺很辛苦,現(xiàn)在父母年紀大了,我也該回來了。”剛接手,嚴俊毅早上4點多就到店里,開始打面?zhèn)湄?,為開店做準備,“我們是做街坊生意的,品質一定要保證。”
每天,小湯包、泡泡小餛飩都是最熱賣的單品。“蘇州小湯包很精致,講究皮薄肉小湯多,一口一個,我們的老師傅有幾十年的制作經驗,每天現(xiàn)包現(xiàn)蒸,確保最佳口感,一天能賣近200份。”蘇州人講究不時不食,嚴俊毅還增添了很多蘇州時令美食,春天的青團子、秋天的桂花小圓子、冬季的糖藕等,都陸續(xù)上線,“剛接手時,店里只有餛飩和湯包,現(xiàn)在有幾十個品種,我希望能將蘇州小吃點心盡可能地端上餐桌。”嚴俊毅說。
從幾個平方米的小店,到如今新蘇式風格的兩家連鎖店,嚴俊毅找到了自己的“門道”,“美食最撫凡人心,兩家店都選在農貿市場邊上,就是要留住蘇州味道,不僅是美食味道,更是美食承載著的濃濃人情味道。”在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中,嚴俊毅的思鄉(xiāng)之情化作舌尖上的溫暖,將蘇州古城味道傳遞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