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記者 姜鋒)昨天下午,著名學者嚴迪昌遺著《清代文學史案》首發(fā)式暨明清文學研究前沿動態(tài)研討會在蘇州圖書館舉行。
《清代文學史案》為嚴迪昌晚年一部未竟稿,雖是殘稿而規(guī)模初具,乃其“衰年變法”的嘗試、四十五年學術生涯的“又一次突破”。惜天不假年,全書未完而嚴迪昌于2003年仙逝。幸遺著手稿尚在,經(jīng)嚴門弟子精心整理,首次公開出版。該書分為“遺民心譜”“朝野離立”“流派消長”“風雅總持”“人間世相”“八旗人文與閨秀才人”六編,收文30余篇,涉及清代的詩、詞、文、戲曲、小說等文體,對清代文學史實重予審辨,掃除諸多偏見、陳見,視角獨到,考論精辟,尤見文心與史識。另有其弟子所撰導讀、年譜等,便于讀者了解其生平與學術。
《清代文學史案》是一本特殊的書,一部未完成卻仍具出版價值的學術專著,一部遷延了20多年方才問世的“新老書”。據(jù)嚴迪昌弟子田曉春、馬大勇、楊旭輝等回憶,1997年左右,嚴迪昌應出版社邀約,承擔“歷代文學史案”系列之《清代文學史案》(以下簡稱《史案》)的撰稿。截至2003年4月病重住院前,嚴迪昌共寫成“長短不飭”之史案26篇,最后5年的心力大半傾注于此書。短者精悍,不過五千字;長者鋪張,可達兩萬有余。雖距原計劃百篇之規(guī)模僅得四分之一,但已可從中清晰透見出一種全面深入審辨反思清代文學史的可能性。而就在住院前,嚴迪昌還在謀撰杭州汪氏振綺堂一篇。
首發(fā)式現(xiàn)場,著名學者、復旦大學教授王水照通過視頻發(fā)來賀詞,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長高克勤、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奚彤云、蘇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堯、蘇州圖書館館長接曄、南通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姜衍等先后致辭,嚴迪昌家屬還向蘇州圖書館捐贈了《清代文學史案》,現(xiàn)場氣氛隆重而熱烈。
嚴迪昌(1936—2003)系當代著名文學史家、文學評論家,生前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。其發(fā)表有論文百余篇,專著有《文學風格漫說》《清詞史》《清詩史》《陽羨詞派研究》《嚴迪昌自選論文集》等,編撰《近代詞鈔》《近現(xiàn)代詞紀事會評》《金元明清詞精選》等,合編《全清詞·順康卷》《清詞別集知見目錄匯編》等,曾獲全國優(yōu)秀教師、國家圖書獎提名獎、夏承燾詞學研究基金一等獎等榮譽。